工程机械行业有核心能力才能拥有未来【资讯】
工程机械行业:有核心能力 才能拥有未来
工程机械行业:有核心能力 才能拥有未来 lixiaoyan 来自有消息表明,徐工集团目前正通过旗下上市公司徐工机械在欧洲收购两家零部件制造商,此次收购计划可望在本季完成。而这恰恰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所缺乏的。在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方有消息表明,徐工集团目前正通过旗下上市公司徐工机械在欧洲收购两家零部件制造商,此次收购计划可望在本季完成。业内人士称,徐工集团此次并购的两家欧洲企业在高端液压件制造领域拥有核心技术,而这恰恰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所缺乏的。在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方面,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产业化的速度太慢,而在国外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进行并购,会是一种更快的途径。
长期以来,在高压大流量液压装置方面,国内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还难以满足主机企业的配套要求,这使得进口成为惟一的选择,特别是在挖掘机产品上。但价格昂贵,以至于吃掉工程机械行业70%利润的现实以及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显然不能为那些呈强劲上升势头的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工此次出手,应该只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实施海外收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曾经,德国力士乐公司给中国企业的供货周期是88周。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需要提前一年半时间决定自己液压产品的采购量。可以想像,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这样的合同包含着很大的风险。但当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市场需求严重萎缩时,力士乐公司却要求中国企业在四个月内必须提货,逾期不提,定金不退;可当产品供应出现缺口时,对于交货延期,补偿数额也由它自己说了算。这些条款对买方的不利显而易见。但这就是垄断性产品所具有的力量。要知道,力士乐在全球液压产品每年的销售规模,超过了中国整个液压行业的年总产值。被逼无奈的国内企业只能转而求其次,于是,日本川崎公司得到了绝佳的市场机遇。但受市场脉冲式的波动影响,每到需求旺盛期,川崎总是会优先满足本土主机制造商的配套需求,国内企业仍是备感压力。韩国液压件企业也是如此,其装置同样供不应求。真不知下一个幸运儿该是谁。如此,中国挖掘机的生产能否运转自如,岂不是全由国外液压供应商进行着实际调控?
事实上,不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装备制造业的许多领域,核心部件制造能力的缺失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比如,机床行业中的高档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风电行业中的主轴、高规格轴承和齿轮箱;核电领域核心部位的泵、阀;而在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的高端领域,国内产品几无立锥之地。这就是中国制造业尽管常常被视为正在崛起的竞争对手,但其全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创新之外其他因素的原因所在。
可见,在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只有具备核心制造能力,才能得到相应的技术附加值,才能体现出高端化的高收益,才能逐步集聚真正的竞争优势,进而成为受尊重的全球市场竞争者。
都是荷兰病惹的祸?
中国经济患上了荷兰病是目前欧美一些经济学家所持有的观点。荷兰病(theDutchdisease)是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衰落的现象。如果客观、深入地观察目前中国产业经济结构,特别是制造业现状的话,就不难发现,中国产业经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荷兰病的症状。的确,长期依赖劳动力以及外资的投入,造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经济显现出繁荣景象。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三万亿美元,为全球之最。
但与此同时,科技含量较高的深加工、精加工产业不易发展起来;资源产业的繁荣(在中国则是表现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急剧增加)以其他行业衰退为代价,从而拖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出口剧增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削弱了本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国内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地区差距也会因资源条件的优劣而拉大等荷兰病的几个主要症状,在中国经济中均已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增长,并没有使国际竞争力同步提升。目前,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的现实,就是典型的例子。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2023-03-17债券策略周评基本面预期还有改善空间以及近期路演纪要【资讯】
- 2023-03-17南安市委书记到水头察看石企厂房屋面光伏改造工程【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的春天还会远吗【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龙头集中度不断提升【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需要理性人【资讯】
- 2023-03-17卓越销售经理的八大要事【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深入分析还有多少上涨空间【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警惕金融抑制复活【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装载机与挖掘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