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图书印制质量管理中的编印责任
谈图书印制质量管理中的编印责任
图书的印制质量是图书质量的四项指标之一,图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设计质量都要通过印制来体现,印制质量最具直观性,是其他三项指标的综合再现; 它不仅决定图书的使用寿命,也直接影响读者的取舍。确保图书印制质量,不仅是出版单位和印刷单位的生存需要,更是双方的共同责任。
从整体过程上看,一本图书的制作,首先有作者、出版者、设计者(编辑、美编)的精心策划,然后有工厂的印前制作、印刷加工、印后装帧等环节。图书印刷质量看似是印刷厂的责任,实际上出版社编辑负有更大的责任,应是决定图书印制质量的主体。因此,作为出版单位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图书质量问题,首先要在图文编辑、装帧设计、材料(纸张)选用上与印刷工艺技术要求接轨,并多与印刷厂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协调与沟通,使图书前期编辑工作与后期产品的生产加工,达成一致的标准要求和艺术再现的统一共识。
目前,在图书印制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编”、“印”责任分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编辑设计上的“游离”。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图书设计求新求“异”。编辑们办公桌前艺术想象的装帧设计与印刷生产工艺的不适应性,往往使美编设计的艺术效果与印刷生产工艺制作的标准要求出现偏离,事与愿违。(2)印前沟通上的“远离”。由于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修稿定样简单的前期制作通过一台PC电脑即可完成;再者,目前印刷市场的激烈竞争,印刷厂业务员苦于“家中无米下锅”,赶到门上苦口婆心,大包大揽从发稿到回稿提供一切“到家”的服务,使出版者很难再勤于“跑厂”,中间环节越来越简单,编辑们通过印刷委托书或一个电话就将自己的产品“全权委托”给印刷厂,编、印沟通不再直接。(3)新材料、新工艺适应性的“脱离”。当前,出版界流行使用五颜六色的特种纸张,再从纸面上进行多种表面整饰加工。对于一种刚问市的新型纸张,所适宜的油墨、电化铝、彩箔、黏结剂等材料印刷厂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生产中去摸索、去试验,返工多、浪费大,误工费料,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4)精诚合作上的情感“疏离”。印刷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表现在出版单位选择印厂的自由度增大,印企对编者的质量要求约束力减弱,双方协调沟通的成本和难度增大等等。
新形势下,确保图书印制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关键是编、印双方要对印刷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统一,各司其职,在沟通协调中实现双赢。下面,着重围绕出版者与印刷者的责任和需要沟通的具体问题加以说明。
$分页符$ 印刷单位对编辑发稿工作的要求
1 . 现在出版社发稿不能做到“ 齐、清、定”,给印厂的生产配套和正常生产周期带来影响,同时也会使印厂工人忙中出错,造成很大的印制质量隐患。
2.出版社印前设计制作的战线拉得太长,且稿件不齐,版式没最后确定就零散地送到印厂设计制作。这样,印企生产车间就不能保证同一稿件前后都由同一个人来制作,因此,导致编辑人员的创意与电脑制作人员的衔接出现差异。
3.出版社的个别编辑到印厂安排任务,不尊重客观情况,不考虑图书生产制作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从制作到出书,两三天就要求提货。特别是精装书,每道工序若没有足够的定型干燥时间,是不能保证应有质量的。
4.出版社对印刷厂的委印单填写不细致、不准确,甚至无委印单,口头交待多,造成差错多、矛盾多、损失大。出版社发给印厂的委印单,一定要填写印件全称或加注最具特征的识别词句。因为印刷厂面对的是多家出版社,同名或类似书名的书籍太多,极易混淆。
$分页符$ 出版者也要了解印制工艺流程和一般技术要求
1.印前制版分工细致,电分人员要根据出版社提供原稿的大小、所需缩放倍率、印刷使用纸张种类、本厂印刷机型、印刷网点扩大率等来确定扫描像素。
2.印前电分调图人员要针对出版社提供的各种稿件的特点,确定各色调的基本数据。原稿的分类主要有:反转片、彩色照片、水粉画、国画、油画、印刷品等,以此来确定电分图高、中、低调网点的数据以及版面底色浅网的数据等。
3.印前照排输出工序人员,根据印刷纸张的种类确定软片输出线数,一般而言:
(1)高档画册,高档铜版纸,在高档四色机印刷,输出网线要用175~200线/英寸;
(2)一般宣传画,用普通胶印机印刷,输出网线要用150~175线/英寸;
(3)单色书刊胶版纸、轻型纸、新闻纸或是轮转机印件等,输出网线要用100~133线/英寸。
4.根据印品档次的高低,确定选用纸张种类、印刷机型、PS版材种类、晒版数据等。
5.正规印刷公司特别是进行ISO 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为了保证上下工序质量的稳定性, 从生产工作现场的“ 6 S管理”,温湿度控制,润版液的配比,pH值、导电率,软片输出、印刷密度、晒PS版网点扩大率的测试等,每个班次都要有规范的操作与监控程序,这些都是印刷企业实行数据化、标准化管理的基础。
6.软片输出、印前打样、数码打样与产品正式印刷,最好都能选在同一家印刷公司,优点是:
(1)可统一打样与印刷用油墨、纸张及印刷色序;
(2)大批产品的印刷色调与数码样的色调更容易接近一致。
7.根据出版社所选用的印刷纸张,来选配适宜的印刷油墨。一般配用要求是:
A)胶版纸,选用树脂型油墨;
B)轮转机,选用热固型树脂轮转专用油墨;
C)铜版纸,选用亮光快干油墨;
D)无光铜版纸(亚粉纸),选用卡通亚粉纸专用油墨;
E)特种纸(复合纸)选用:①上海DIC油墨的POP型复合纸胶印专用快干油墨;②天津东洋油墨的TSP型复合纸胶印专用快干油墨;③杭华油墨的IP型复合纸胶印专用快干油墨。特种油墨的使用比普通胶印油墨的费用要增加1/3或者1/2。
$分页符$ 编辑设计与印制工艺相适应
1.图片素材选取要上档次,彩图最好选用反转片或高像素数码相机电子文件。
2.出版社设计开本规格要符合常规标准开本尺寸。有个别的编辑追求一种“奇异”的效果,他们认为与众不同就是创意、就是创新,将书册开本尺寸设计成与正常开纸幅面不一致,既费工又费料,这种做法不提倡。选用国际标准开本尺寸,是执行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化接轨的需要,同时,还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节约纸张,提高纸张利用率;
(2)容易解决和处理因纸张丝缕而引起的生产工艺质量问题,纸张浪费少;
(3)印刷厂生产加工效率高,调机时间少,自动化机械利用率高,纸张消耗少;
(4)开本规格尺寸统一,读者容易收藏保存,书籍上书架时能归类存放,好保护,不易折损;
(5)开纸尺寸与开本成品尺寸不要混肴,否则,在安排生产印件时,厂、社之间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分歧,造成产品质量的隐患。
3.设计版心不易太满;字体、字号不易太小,要大于5号字,便于读者阅读,不影响视力。
4.设计内文版式时,尽可能避免出现出血线条或色块;折页折数不宜过多;裁口出血量要大于3mm,避免个别裁切不出血;特别避免多色浅网叠加色块的印刷,墨色不易保证,可采用专色。否则,裁口处出血线条或色块会影响美观。
5.设计内文版式时,尽可能避免跨版(即不在同一块印刷版面上)的接版图。因为:
(1)印刷机型不同、印刷班次人员不同、印刷时间不同,容易造成接版色差大;
(2)印前设计制作、软片输出,若不在同一台电脑制作或不是同一个人员操作,容易造成网点比例和软片密度大小的差异;
(3)接版图在不同版面上,印刷墨区位置不同,容易造成某色调墨色不足;
(4)封面与内文接版,由于封面和内文的纸张不一样、印刷机型不一样,颜色肯定不一样;
(5)无论是内文接版,还是封二、封三与内文接版,要留出铣口2mm和粘口4~7mm的余地;胶订(特别是比较厚的书)最好不设计接版方式。
6.编辑看样改版后,重新输出软片后就不再打样,或有改动,不在原样张上标注说明,都给印刷厂带来诸多不便,延误工期,容易出错。
7.出版社给印刷厂提供彩色封面参考样张时,一定要考虑到表面整饰前后的色彩差别。特别是浅底色覆膜的封面,打完印刷样张后要先覆一个样张对比一下。最好能给印刷厂多提供两张参考样张,印刷前他们可自行覆膜进行参考。
8.印刷大面积平网底色不可多于三色叠加,印刷时长时间保持三种颜色平衡稳定性难度大。
9.若设计专色加四色印刷的特殊效果时,专色不能再加网,或者必须有一色是实地印刷。
10.避免用3%以下的浅网配色,晒版、印刷工序变化因素太大,墨色不好平衡一致。
11.胶印印刷C、M、Y、K四色网点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一篇: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风险显现为贷款逾期【资讯】
- 下一篇:烟盒信息的困境
- 2023-03-17债券策略周评基本面预期还有改善空间以及近期路演纪要【资讯】
- 2023-03-17南安市委书记到水头察看石企厂房屋面光伏改造工程【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的春天还会远吗【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龙头集中度不断提升【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需要理性人【资讯】
- 2023-03-17卓越销售经理的八大要事【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深入分析还有多少上涨空间【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警惕金融抑制复活【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资讯】
- 2023-03-17工程机械行业装载机与挖掘机【资讯】